
詳情
2011年5月31日,由31名來自不同國家的科學家組成的世衛組織工作組在法國里昂關于手機輻射安全問題的科學研究會議中發布,手機輻射或電磁波可致腦癌,在癌癥分類中歸類為2B類。出版在國際癌癥研究機(IARC)專題論文102卷。據悉,目前使用無線通信設備對于人體影響的科學研究目前集中在兩個方面: 一是微波加熱現象對人體組織的危害:使用過微波爐的人會注意到,當特定的電磁波輻射到含有水分的食品上時,食物溫度將上升。在使用手機時,輻射出的電磁波會加熱人體組織,并造成傷害。二是非加熱情況下電磁波的傷害。對此,科學家曾做過的具體研究又分兩種。首先是電磁波可能引起血管收縮。瑞典林雪平大學物理學家塞內里烏斯發現,細胞內的水分子帶有極弱的電性,并由此構成了細胞之間的引力。這種引力通常極為微弱,但在手機電磁場的影響下會急劇增強。塞內里烏斯推測,這種變化足以引起人體血管收縮,并造成傷害。調查結果認為,面對潛在威脅,應對方法之一是作好預防。在諸多預防措施中,世界衛生組織和多國政府都特別強調的是,青少年應該慎用手機。青少年的耳朵和顱骨比成年人更小、更薄,他們在使用手機時,腦部吸收的輻射比成年人要高出50%。
新聞來源: //www.iarc.fr/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上一個:
無
下一個:
CCTV報道:隱藏在身邊的輻射
上一個:
無
下一個:
CCTV報道:隱藏在身邊的輻射
版權所有 ? 上海中長江通信技術有限公司 滬ICP備11029594號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上海